热盼政府救市的车企终于看到一线曙光。近日,国家财政部经建司司长王保安表示,财政部将给予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财政补贴,并通过税收政策从生产和使用环节支持新能源车发展。预计到2012年,财政部将为此累计投入200亿元。
王保安透露,初期补贴对象锁定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邮政等,条件成熟后再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消费者。另外,财政部目前正在研究通过所得税减免、进口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财政部此前曾表态要对新能源车进行消费引导,此次是首次明确引导的方式、对象、投资额和时间,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这一政策表态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目前,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增大,车市在低迷中徘徊,财政部的举措不但可以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还给车企注入了发展动力和信心,可以将之看作是救车市的措施之一。
或许部分业内人士更希望看到中央政府直接救市,但应该看到,毕竟中国车企刚刚度过一个相当长的黄金发展期,现在销量虽然下滑,但还没有出现大量企业倒闭等衰败现象,发展仍算基本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更希望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今后20年左右正是新能源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中国在新能源车上迎头赶上,拉近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就可以在未来全球车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否则会有沦为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厂的危险。
事实上,即使在技术领先、新能源车发展较早的欧美国家,政府也普遍采取类似做法,直接补贴车企或者消费者的方式反而并不多见。近日,欧盟拟批准400亿欧元的贷款计划,以支持欧洲汽车厂商加大新能源车的投资。美国国会在讨论针对汽车业的250亿美元低息贷款项目时,也倾向于让“三大”将救助款专门用于研发节能环保车型。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新政策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此前车企一直头痛的问题就是,明明知道新能源车的推广非常关键,但孤掌难鸣,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有限。在缺乏消费政策鼓励的时候,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动力不足,需求有限,无论企业在供给端怎样下功夫,都应者寥寥。现在政府从消费端给予财政补贴,无疑将拉动新能源车的需求。
另外,新能源车研发是一个“烧钱”的事情。在现在的车市低迷期,企业为自身生存发展着想,不免持有现金为王的观念,如果政府不出台新能源车的具体支持政策,恐怕不少企业无力支撑巨大的投入,可能会暂停新能源车的研发。有了政策支持之后,企业可能加大新能源车的投入力度,而新能源车也有可能成为车市低迷期的最大亮点。
需要提醒的是,政府对混合动力轿车的支持力度应加强。由于混合动力客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较多,主要是集团客户购买,实施补贴的操作难度小,而且有示范效应,所以混合动力客车先得到补贴,这一点可以理解。不过,客车的销量难以和轿车相比,要想真正达到节能效果,近几年内还是要靠混合动力轿车的推广,而且研制混合动力轿车的企业也比较多,政府给予税收优惠的惠及面会更大一些,对企业的新能源车研发激励作用更强。
另外,政府应尽快出台后续的实施细则。目前重庆已经成为首个推广新能源车的示范城市,财政部拟联合当地政府共同补贴5000万元,主要用于新能源车的售后维护。相信其他城市的示范推广工作也将逐步展开。不过,公众可能更关心何时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消费者,企业也更关心何时能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对此,有关部委应尽快给予回应,并且出台实施细则,加强公众和企业对新能源车的信心。
无论是政府、专家,还是企业,都希望新能源车能够成为中国汽车挤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突破口。如果新能源车能够如大家所愿,在车市低潮期得到研发和推广的突破,将会为中国汽车业下一轮高速增长打下坚实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