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公交向乡下延伸,农村的客运向城里“看齐”,从省交通厅领导来连调研会上传出消息,我市全面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到后年实现城到镇、镇到镇、镇到部分村客运完全公交化,城乡居民将享受同等出行服务。
尽管最近几年我市大力推进农村通达工程,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已经达到99.6%,但作为通达工程的农村客运,更多的是仅考虑到让居民有车坐,而很多班线车辆密度太低,票价太高,居民乘坐并不方便。正在推行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就是要统筹城乡客运规划布局,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实现城乡客运交融,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出行服务的城乡客运管理和运营模式。
对于城乡客运一体化,省交通厅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城区至少设置两个及以上公交停靠站点,班次平均间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一班线应统一票价、统一停靠站点、统一班次安排、统一服务标准等,和城里的公交基本一致。
据市运输管理处处长孙海港介绍,近一两年我市已经开展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一是让城市公交下乡,先后将14条城市公交线路延伸到郊区和乡镇,尤其像22路已经延伸到宁海乡;二是让农公客运进城,通过调整班车进站和市区线路走向,农公客运最大限度地与城市公交对接,进城农民可以“零距离”换乘。市区已经有5个客运站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
今后两三年,我市将全面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将对城乡区域内公共客运交通方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确立以市、县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主线,干支线相连,辐射乡镇、行政村的客运格局。公交车辆上将选择适合农村的经济型客车,车站建设上中心镇建三级车站,一般乡镇建四级车站,行政村建候车亭,道路沿线设招呼站,其中不少候车亭达到或接近城区公交站亭的标准。票价方面则通过多种举措达到城乡客运统一资源配置,保证农村居民也享受到相对低廉的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