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城市客车:抓住机遇 自主创新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 张文婷 刘峥毅 发布日期: 2006年3月23日
分享按钮

    由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06年北京城市车辆春季展示会,3月18日在经开国际汽车汇展中心举行。本着公交优先的战略为迎接北京奥运展出了93辆新型的公交车,是国内客车的一次空前盛会,本次展示会吸引了共23家城市客车主流生产厂家,同时参展的还有38家零部件企业。展示的产品包括:BRT快速公交车辆、13.7米特大型公交车辆、铰接式公交车辆、双层公交车辆、低地板公交车辆、低入口公交车辆、大型中型和CNG二级踏步公交车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辆、电动公交车辆等。参加展示会选型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成都、济南、青岛、郑州、宁波、大连等地的公交企业,预计2006年采购需求总数为7000~7500辆。

    厦门金旅——经典客车倡导精致生活

    在客车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厦门金旅总经理助理张其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后,在本次展示会上推出了五款倾力打造的中高档精品车型。
 
    XML6123UE1AH低入口大型城市客车采用目前欧洲最流行的方形基调小圆角过渡外观造型,视窗开阔,采光面大,底盘主要总成采用进口产品,采用美国进口欧III排放康明斯柴油发动机、美国艾里逊五挡自动变速箱、德国进口城市公交专用前桥、东风德纳大扭矩后桥、精磨齿,大大降低了噪声污染。前二后四空气悬架,提高了整车抗侧倾能力。整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车厢内的超低地板、液晶电视、大功率空调保证了乘坐舒适性,中门下方还装有电动坡板,给残疾人上下车带来了极大便利。

    XML6122UE13大型城市客车的底盘是一款致力于高动力性、低污染、低噪声、智能化要求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可靠性新一代城市客车专用底盘。XML6112UE1AH大型城市客车为宽通道,二级踏步低地板结构,采用东风车桥产大速比成熟前后车桥。XML6112UE13大型城市客车采用了集中润滑系统装置和整体式助力转向器,充分发挥车辆运营效率,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地板高度,在适合中国道路状况的基础上,满足了城市客车低地板化的要求。这三种车型均采用了满足欧III排放要求的康明斯发动机,匹配艾里逊带液力缓速器的自动变速箱。

    为配合环保需要和应对油价的高涨, XML6112PHEV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从研发之初即以降低城市客车的全程使用成本为目标,综合了全新的混合动力技术,通过9项先进技术,实现成本控制:使用较小功率的160马力发动机达到节油的目的;变频电机实现无级变速;不需外接充电器;蓄电池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浅充浅放;有能量回收及电动运行工矿,降低燃油消耗;避免了发动机大负荷的急加速工况;起步时采用电动行驶工况,减速时采用电制动,大大减少噪声;采用了能量回收式再生制动,节约维修成本;采用电控气操纵离合器控制系统。

    东风扬子江推出卡式电池组电动公交车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在本次展示会上带来了四种车型,其中三种清洁燃料车型——WG6101N型CNG环保客车、EQ6110HEV型混合动力客车和WG6111EV型卡式电池组电动电动车在我国电动客车研制技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早在2003年11月,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就已走出实验室,成为武汉市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在研制出多轮样车后,6台混合动力公交样车在武汉510路公交线投放,与传统的燃油公交车展开“插花”运营。截至去年11月,6台样车累计安全行驶45.3万公里,载客85.9万人次。研发人员根据两年来实际道路运营中暴露的问题,先后完成几十项技术改进,使得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去年12月3日,由东风汽车自主研发、东风扬子江制造的12辆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正式用于新开通的武汉599路专线,使这条全长25公里的公交专线成为国内首条绿色公交专线。作为国内第一个投入城市道路示范运营的电动车辆,东风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检验。示范运营结果表明,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和可靠性。

    东风扬子江的技术部负责人刘真舫说:“此次展示的扬子江牌WG6111EV型纯电动客车进行了两大技术改进。以往的电动车由于电瓶储存的电能仅能维持车辆的正常行驶,没有多余的电能供给空调,所以电动车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我们已经克服了这一困难,通过装载一个辅助的小柴油发动机,专门给空调供电。”

    更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车辆”——零污染公交系统卡式电池组电动公交车,成功地解决了现有电动公交车因一次充电续航能力不足而不能大面积推广的瓶颈问题,它通过发明的“可快速更换的卡式电池组电动公交车”专利和“自动更换电池组机械臂”专利,巧妙地利用了公交车定点定时定线的特点,在营运一圈(60公里)后即快速更换一组电池继续下一圈营运,由于每一台车准备了数组已充好电的电池组,可以保证在两点一线的公交站之间连续运行。从而使电动车真正达到了可实用市场化的目标。

    WG6111EV型城市客车曾获得2005年中国最佳环保型客车奖,在本次展示会上又荣获2006年电动城市客车推荐车型奖。

    福田欧V客车混合动力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由福田汽车与美国伊顿公司合作开发的欧V客车混合动力产品在本次展示会上正式亮相,并获得“混合动力推荐车型”。这款国际合作的混合动力客车,其节能、环保以及动力性的主要指标均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将于2006年开始在中国的大城市进行道路测试,并于2006年下半年起在全国接受小批量订单。
 
    福田欧V混合动力客车采用美国伊顿先进的直接式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该系统包括伊顿自动变速器(AMT)、先进的电动机/发电机、高压电池组及系统控制单元,并与康明斯ISBe 5.9升欧III发动机匹配。这种并联方式既保存传统的机械传动结构,同时使用电动机增加发动机的扭矩。整个开发工作在福田欧V客车技术中心和美国伊顿公司同时进行,11.4米长的样车于今年1月完成总装,并于3月进入了测试调试阶段,至今已累计行驶3700公里且未发现任何混合动力系统的可靠性问题。12米长的样车计划将于今年5月完成总装,并在8月进行实地测试。

    迄今为止,国内虽有不少厂家陆续推出过混合动力客车,但在路上运营的并不多见,原因是产品价格高且性能不稳定。相形之下,福田汽车总经理助理、欧V客车公司总经理樊文堂充满了信心:“我们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欧V混合动力客车是凭借福田汽车的研发实力,整合全球资源,走自主品牌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发展路线的卓越成果。”他告诉记者,经过反复的试验论证,欧V混合动力客车,可以保持传统客车的传动方式,整车结构变化小,使司机易懂操作方便;采用并联方式的柴油机和电动机以提高动力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排放达到欧III标准,并具备欧IV的潜力;此外客车配套电池重量轻、无污染、寿命长、使用期内不用更换。樊文堂说,这种卓越的动力性、稳定性和使用的低成本,必将成为吸引更多公交集团眼球的最大卖点。

    中通客车现场签单

    在3月18日北京春季车辆展示上,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济南公交集团现场签订了购车协议。能借此次展会的契机,一睹智慧中通在众多客车企业间的比较竞争优势,济南公交的杨总非常高兴。他说:“与中通的长期合作将从今天开始。”据悉,为了给济南公交寻找到既实用又与城市发展匹配的高等级车辆,济南公交在这之前对众多客车品牌做了大量的采集、比较、研究工作,最后终于锁定中通客车,“无论是发动机、桥、变速器等关键总成件,还是细小部件的可靠性和工艺的精细度,中通客车都令人满意”。
 
    杨总说,济南市现有各类公交客车3500多辆,每年以400~500辆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今后济南公交与中通客车的合作将有更长的路要走,双方共同致力于推进济南公交的多样性、实用性和高档化、人性化。未来城市公交低地板、低入口、大功率、大扭矩、大容量发展不可逆转,中通公交车的中高档定位正好适应城市的发展趋势。

    中通客车营销总公司总经理王兴富说,公交车是中通的主打系列产品之一,但中通对公交车市场并不贪大贪全,而是有选择地做一些集中点,即集中优势和精力形成拳头产品,并通过品质营销概念,选择产品、城市、客户,把中通拳头产品的市场做到淋漓尽致。

    针对今后中国将有15个城市陆续发展快速公交(BRT)的规划,中通的BRT公交项目也正在积极洽谈筹备中。通过引进国际合作伙伴荷兰BOVA的技术,采用中偏置发动机、油耗更省、有18和24米两种车长的BOVA BRT公交车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引入中通生产,价格在200万元左右,略低于国内市场现有的BRT公交车。据悉,BOVA的这一BRT公交车技术已经得到北京公交的认可。

    江汽集团实施差异化战略

    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资源重组和产品创新,2005年,江淮汽车集团旗下江淮客车销量为3456辆,增长23%,安凯客车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17%。此次城市车辆春季展上江汽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一一介绍了他们展出的各款车型。江汽集团对客车板块进行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在产品上实施差异化的市场战略,成功解决了旗下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问题。
 
    江淮客车——都市方舟

    江淮汽车集团是我国客车、客车专用底盘、重中轻型载货汽车和商务车重要生产基地。江淮客车有限公司为江淮汽车集团客车板块之一,是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在中国唯一指定的9~12米系列现代客车生产基地。

    本次展示会上推出的自主车型HK6811G/HK6880G都市方舟系列充分考虑了城市的环保要求,所有车型都可提供环保发动机,并特别开发了CNG(压缩天然气)公交产品,前脸采用全新的笑脸造型设计,新颖时尚,加宽的车窗玻璃令观景效果更佳,可提供内摆门、折叠门、平地板、低地板等多种选择。

    安凯客车——全承载的运用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城市之星系列GK15(低地板)、GK39(双燃料)、GZ-3(混合动力)、GK63CNG(天然气)四款新型公交客车,是在国内第一个把“全承载”车身运用到公交客车领域的客车企业,贯彻了“三高三低”的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客车大部分使用半承载车身和全承载车身两种。全承载客车也称无底盘客车,采用的是飞机制造技术的整体化框架结构技术,具备几大优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车身重量得以减少等。安凯全新的车身全承载设计,打破了传统客车将底盘、发动机等组合安装的分体模式,成功地赋予了安凯客车的行车敏捷性、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全承载的“鸟笼结构”使整个车身的受力非常平均,传统的客车在受撞击时底盘会移位,而安凯汽车的无底盘结构,使其在受力时将力迅速分解到全身各处,抗扭曲的钢件设施强度也是其他普通汽车的3~6倍。同时,客车的车窗玻璃面积大大增加,给顾客带来舒适感和豪华感,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去年,安凯在湖北襄樊实车碰撞试验基地进行的国内客车首次安全侧翻试验取得成功,表明安凯全承载客车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安全质量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安凯城市之星系列的另一大亮点是体现人性化的设计,GK15型低地板公交车,采用了低地板公交车专用的德国ZF公司的桥和空气悬挂,玉柴欧III卧式发动机,使车身重心降低,并且有升降、侧倾功能;地板高度360毫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中门设置了残疾人踏步便于轮椅和童车上下。

    GK63CNG型采用前置发动机技术,安装CA6102N2天然气发动机,完全达到城市内使用的动力要求,环保节能,价格合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已经向油气资源丰富的新疆地区一单实现销售600台的喜人成绩。

    丹东黄海引进德国MAN 低地板城市客车及BRT技术

    近日,曙光汽车集团旗下的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引进汽车巨头德国MAN公司的低地板城市客车以及BRT技术。
 
    此次引进的低地板客车技术,地板离地高度仅为370mm,乘客门踏步高度低至320mm,而通行宽度可达1250mm(12m车可提供三门配置,18m车可提供四门配置),且由于门式桥的使用,实现了车内通道的无阶化,提高乘客流的效率。ECAS系统具备“跪膝”功能,可降低、倾斜车身,保证行动不便者上下,而乘客门“坡板”及车厢内的专用使用区为轮椅使用者乘车提供了方便。

    据悉,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完善交通服务,北京市政府将更多采用体现人文关怀的低地板客车及大容量BRT系统作为未来几年的车辆更新的车型。

    BRT是大容量快速公交的英文简称,是介于传统的轨道模式和公交模式之间的新型的地面公交运输系统。BRT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具有专用路权、大容量、路口优先通行、快速等特点。可以预见,为解决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把BRT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骨干方式。黄海此次引进BRT技术,可谓是抢得了先机。

    申沃年内有望推出二甲醚城市交通客车

    占有上海公交车60%左右市场份额的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此次北上,展现了申沃倾力打造、精心设计的三款高等级城市客车,包括申威SWB6116型、 SWB6100V型和申新能混合动力客车。
 
    申沃客车营销部市场执行主管李威严介绍说,申新能混合动力客车采用达到美国最新排放的康明斯ISB260H柴油机、通用Allison EP40混合动力系统、国产前后桥,客车车身采用现代国际流行的公交客车造型,新开发的前后围设计,车厢内部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达到国家和上海市的高等级城市客车标准。申新能采用CAN线来控制动力系统,达到精确和数字化,可靠性与传统客车相比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寿命,延长了发动机的换机油里程,减少用户使用中的维护保养费用,同时大大改善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据上海申沃的李威严介绍:“在这股清洁能源汽车的研制热潮中申沃已经先行一步,去年4月29日,以上汽股份工程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主,联合上海焦化厂、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沃客车公司共同研发的中国首辆二甲醚城市交通客车通过了验收,现正处于样车调试阶段,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今年有望在上海试运营。”

    上海的二甲醚客车项目是以上海柴油机公司D6114ZQB柴油机为基础,自主研发应用DME燃料特性,匹配相适应的燃料供给、喷射和燃烧系统,经国家检测机构测量,其动力性能优于原装柴油机,自由加速时,烟度为零,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该项目是在上海申沃客车公司SWB6115-3系列的11米城市客车基础上改制的,共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权。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