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最烦上下班挤公交车,脏乱差,还经常坏,堵在路上。”在北京,一直乘公交车上下班的席玲说,“现在换了新车,环境、心情都好多了。”
“舒适、安全成为成为公交新貌。公交车再也不是从前的马车加盖了。”昌平万家通客运公司老总夏博利也感慨客运的今非昔比。
随着我国客运改头换面,客车舒适性、安全性提高,选择公交客运的乘客量大幅增加。而城市“公交先行”的发展思路以及公交系统换车高峰到来,也有力刺激了客车销售。与此同时,国内市场恶性竞争的持续,使得各大客车企业纷纷发力海外市场,力图将其培育成新的行业增长点——关注度一直不如轿车和卡车的客车行业正在悄然将自己的路走快走宽。
销量大增
2006年,卡车行业缓慢前进,轿车市场刚见起色。而相比去年3%的增幅,今年的客车市场更加突飞猛进。根据相关统计,今年1至8月国内55家主流客车生产企业共销售客车8606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396辆,增幅达25.33%。
来自宇通客车的统计显示,1至9月份,宇通客车销量突破1.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0%以上,已超过去年全年数据。
而苏州金龙企划部经理刘仁平则表示:“今年客车全行业都在增长,苏州金龙1到9月份的同比增幅达到了38%。”
一直致力于客车行业研究的交通报汽车版主编周明认为:“前几年客车行业增长缓慢,今年到了一个换车高峰期。”
“顺应公交优先的发展思路,加上2008年奥运会临近,公交系统正在换车,去年已经更换了一批,今年还将继续。而北京公交客运的更新换代,将会带动全国。”夏博利证实了周明的说法。
客车行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全国公路里程逐年增加。一份资料显示,中国600多个大中城市的道路总长已经超过20万公里,最近几年,道路建设里程更以每年3%-5%的幅度增加。
客运便利、及时的特性正在被日益放大。据交通部公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春运高峰期高速公路上每天运送旅客300多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人旅游、探亲都选择乘坐客车。
“与卡车受宏观调控影响明显相比,客车受影响较小。随着乘坐水平的提高,客车行业会自然发展,且不会像卡车或轿车那样大起大落。”周明分析。改头换面
“现在的长途客车空调、卫生间等什么都有,躺在卧铺上舒舒服服睡一觉就到家了。”9月30日,在北京长途客运站,大连来京务工人员李明正准备乘坐客车回家,“原来的客车外观斑驳、陈旧,卧铺横七竖八,被褥脏乱不堪。现在乘坐条件改善了,我和很多外地同事又坐回客车了。”
李明的话反映的正是我国客运“改头换面”的趋势。1996年,交通部委托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制订了我国汽车行业第一个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交通行业标准,用以规范公路客运市场,引导调整营运客车车型及档次的合理构成。标准要求对客车进行分类,每个类型车都有具体指标和配置。比如,高三级客车必须要配饮水机、卫生间、电视、音响,采用空气悬架缓冲地面冲力以提高舒适度。
“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客车企业最重要的是不断优化自己的车型。”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兵认为,“10多年来,客车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提高是带动国内客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耐用到经济耐用,郑州宇通客车正在告别过去高油耗、工艺简单的历史。”据介绍,郑州宇通客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客车研发中心,拥有博士后的工作站,以开发、完善新的产品。
总结苏州金龙的发展,刘仁平也认为客车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新型客车在安全性、舒适性等各方面要求很高,除了原有车型的完善,我们开始与国际巨头们合作,引进更新的技术,近期我们正在与瑞典公路之王Scania合作开发一款新的车型。”
“公路客车变化大,乘客用脚投票是一个重要原因。”交通部公路司司长张剑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部的春运调研显示,多数旅客乘坐的都是带有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备的宇通、金龙等高档客车。
恶性竞争依然存在
就在客车行业朝着高科技、高档次发展的同时,一直笼罩在客车市场上空的恶性竞争仍然存在。
统计显示,目前年总销量不足10万辆的客车市场,却有140多家企业分食,主流的客车企业便有55家。“相比轿车和卡车,客车企业更像一个组装厂。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拥有完整的客车生产制造环节,客车的三大总成——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全部都是从配套厂采购。而剩下的零配件也多数可以采购,因此准入门槛非常低,有个厂房和工人就可以开工。”周明告诉记者。
事实上,零配件采购、简单组装、价格战一直是客车业的主要特点,行业利润在逐步走低。部分客车企业的上市年报利润甚至低到百分之零点几。“我们研发很久推出的一款新产品,很容易就被复制,以致价格无法上去。郑州宇通客车的利润算是比较高的,在4%左右,但这在高利润的汽车行业却显得微不足道。”王文兵也一直在苦恼如何实现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共同增长。
承受恶性价格战压力最大的是客车的销售员们。“客车厂家太多了,同样配置的车型价格却参差不齐,大企业反而无利可图。”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员朱玉祥感慨,“牡丹客车原来改制后,很多部门被剥离出去,而现在这些部门都摇身一变成为小型客车厂,反过头来参与竞争。”
此外,“汽车工业能大幅带动劳动力就业,这也促使很多地方政府支持创建客车厂,规模小、成本低、地域色彩明显是客车行业的另一特点。”周明分析。出口成新突破口
“与其在国内与小企业继续恶性循环,不如走出去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王文兵道出了郑州宇通的发展思路。
如王文兵所言,从2004年开始,各大客车企业纷纷发力海外市场,力图将海外市场培育成公司新的增长点。
也因此,近两年来,我国客车出口呈井喷态势。2004年,中国向7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客车4784辆,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2005年,中国共出口5756台大、中、轻型客车,单车出口平均价格上升到3.01万美元。而2004年我国客车出口平均单价仅为1.64万美元,客车出口的产品结构正在逐步向良性调整。
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客车仅一季度出口数量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7.34%,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5%,出口的大、中、小型客车平均单价均有所上升。
作为中国客车业龙头的宇通客车正在把开拓海外市场作为事关公司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今年1到8月份,郑州宇通客车出口达到110台,同比增长80%。王文兵透露,目前有一笔更大的订单正在洽谈。宇通提出2008年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要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30%,届时出口收入将达到36亿元。
除了郑州宇通,2005年,G金龙共出口各型客车1206辆,同比增长110%。另外,河南少林客车、深圳五洲龙客车、扬州亚星客车等众多客车制造商也在积极寻求海外订单。
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在全球大中型客车的产量中,中国占33%,排名第一,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客车制造国,越来越多标有“中国制造”的客车正在走向世界。
也有专家指出,面对日益高涨的客车出口,企业不能盲目乐观,目前主要出口地都是亚非拉等国家,且几乎都是中低端车型,欧美等发达国家涉及还很少。保证客车质量,树立中国客车出口的口碑现在正是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