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电车投入运行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30日
分享按钮

    2005年9月29日,投资1500万元的全球首条无轨道、无馈触线网、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电车商业运营示范线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投入运行。

    这次运行的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电车,是以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为储能元件,代替各类电化学蓄电池进行车辆的短距离牵引;运用最先进的快速充电创意与充电方法,使停靠站点充电时间不大于30秒,始发站充电时间不大于180秒;非常适合公交电车在停靠站点的快速充电。由于实现了无记忆充电,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100000,使电车配置的超级电容仅800公斤,不仅在车辆的使用寿命期内不需再更换电源,而且全部取消了馈触线网。 

    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电车既解决了世界范围内制约传统无轨公交电车发展的视觉污染、机动性差和公交线路布局困难的三大公害,又突破了近年来世界上研发的如辅源无轨电车、双源无轨电车和感应充电等新型无轨电车存在的制约其推广及投入运营的关键问题,以及氢燃料电车存在的高耗能,制取难和安全隐患问题。

    如辅源无轨电车由于其配置的铅酸及锂电池,不但充电时间长(6小时)、续驶里程短(5公里)、系统价格高、电池使用寿命短(一年)、能耗大,而且废电池存在的二次污染是其最致命的缺点,没有推广价值。

    而双源无轨电车,仍存在燃料汽车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两组动力装置既增加了体积重量、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又没有彻底解决架空电网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瑞士实验的感应充电无轨电车由于感应充电系统价格偏高(仅线路设备投资就需1000万元人民币,单车成本400万元人民币以上)、充电时间偏长(120秒以上)、超过了乘客的候车心理承受时间(20秒)、水冷系统管理维护困难、感应充电能量损耗大、运营成本高,也不具推广价值。

    这次投入运营的超级电容快速公交充电电车无论从环境保护、能源综合利用及城市形象建设,都将成为新一代城市环保公交车辆的首选车型;也将成为北京绿色奥运的首选车型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超级电容技术为建立高效节能、环保无公害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是当今世界上最环保的绿色能源产品。欧美国家及日本在超级电容产品的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方面虽各有优势,但目前实现产业化的超级电容器多为小容量和启动型超级电容,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价格高,很难在大功率情况下推广使用。
 
    由于中国超级电容的原料比较丰富、生产成本较低、超级电容的价格只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5—1/8,具有相当的资源和竞争优势。由烟台中上汽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和上海交大神舟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这一电车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地400亩,将成为全球首个超级电容快速充电公交电车产业化基地。这一新项目不仅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而且提高了整车研发生产核心竞争能力,是整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的一次质的突破,将带来城市交通的新的革命。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