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客车市场表现较为平淡,大中型客车销量较2003年同期仅增长9.6%,低于汽车市场15.5%的增长率。由于客车厂家底盘自制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客车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等综合因素影响,2004年大中型客车专业底盘市场出现了4%左右的负增长。这个不大的降幅给专业大中型客车底盘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较大的威胁。
专业底盘厂受到上下游夹击
首先,近几年,中国的客车企业,随着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的逐步壮大,在原有单纯依靠专业客车底盘厂家供应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底盘自制,使得大中型高档客车底盘的自制率逐渐上升,给一汽、杭汽等产品线集中于大中型底盘上的专业底盘厂家带来一定冲击,同时对东风、江淮等向大型底盘市场渗透形成壁垒。
其次,原材料涨价、客车市场激烈价格战使专业客车底盘厂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赢得市场和保证必要的利润,客车底盘厂家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厂家的压价,另一方面要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利润的冲击。
其三,对车辆购置信贷的限制。客车厂家为获取大额订单不惜以宽松的付款方式交易,同时将其“应收”转嫁到客车底盘厂家,给底盘厂家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其四,专业客车底盘厂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江淮、东风股份、东风客底、跃进在6~8米区间厮杀惨烈,一汽、东风杭汽在10米以上底盘上激烈竞争。同时东风客底、江淮等底盘厂家在依托中型客车底盘优势的基础上逐渐向大型底盘市场渗透。东风股份、东风客底、江淮及跃进产品线重叠较高,在产品、价格、服务方面的竞争激烈。一汽、东风杭汽10米及以上区间,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厂家自制竞争。目前还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各底盘厂家均有全系列发展的趋势,以争夺其他底盘厂家市场份额。同时江淮、杭汽、东风等厂家以客车整车拉动底盘,参与客车整车市场的竞争。
专业底盘厂仍有潜力可挖
从近年市场环境看,在村村通及城市公交、旅游客运市场的拉动下,6~8米底盘市场还有潜力可挖,同时在该区间底盘自制率相对不高。宇通该区间底盘主要使用东风底盘;河北胜利有放弃底盘自制的可能;牡丹、少林、友谊等厂家轻型底盘基本外购。因此,在2005年及今后几年内,东风客底、东风股份、南汽、江淮在该区间销量总和将有一定增量。
东风杭汽在2004年销售业绩欠佳的情况下,对销售公司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同时在价格水平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了底盘的批量折扣力度,并在运输政策上给客车厂家更大的优惠。
江淮公司近两年销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因为中型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是该区间底盘市场竞争激烈。2004年江淮底盘依靠其6~8米底盘支持,通过低价向10米底盘市场渗透,但效果不明显。但江汽集团将江淮与安凯有机整合,其在整体实力上将有所提高。
总之,从目前国内客车市场环境及客车发展前景看,专业客车底盘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但需要各底盘厂家有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005年影响底盘市场的因素
首先,相对于轿车市场,2004年客车行业的价格战显得不那么张扬。客车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与轿车等其他乘用车不同,其销售和使用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因此也免去了大众媒体的争相炒作。但2004年客车市场的价格战确实存在,而且厮杀之惨烈不低于轿车及其他商用车市场。客车整车市场的价格战火迅速蔓延至客车底盘,客车厂家为了在降价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利润空间,极力压低外购件采购成本;而客车底盘作为客车的主要组成部分,降低底盘的采购成本对降低整车成本效果比较显著。
客车底盘厂家要发展下去需要必要的利润做支撑,以用于产品开发、人员培养、设备更新。在2004年激烈的价格战中,底盘厂家要盈利一靠规模,二靠降成本。而对底盘厂家来说,通过降成本来提高利润率显得更快捷、更明显。但一分钱一分货,相对低的价格采购的零部件质量和性能也会相应的打折扣,这必然影响底盘的整体性能。在今年3?15时,辽宁地区媒体报道的客车质量投诉中某客车整车有6件,其中媒体曝光、跟踪一件;某底盘厂家1件(5辆车),其它没被质量监督部门立案的辽宁省有几十件。从以上个案中不难看出,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降价对底盘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底盘厂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目前国内各底盘厂家主攻产品质量相对稳定,但在各厂家产品线重叠部分同质化程度较高,在共同参与竞争时往往依靠价格来获取市场。
在整车市场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客车厂家为降低成本往往利用批量订单巨大的诱惑力来组织一次底盘招标,而这种诱惑力是各底盘厂家难以抵挡的。这个招标的过程便是各底盘厂家的博弈过程,这也加剧了底盘厂家在价格上的竞争。在各底盘厂家的价格激战中,客车厂家最终达到了其在底盘部分的成本目标,也增加了以后底盘采购讨价还价的筹码。
其次,客车厂家不断提高底盘自制率的影响。
客车厂家底盘自制一方面是为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为摆脱专业底盘厂家的限制,提高反应速度。由于10米以上底盘不论在总价值还是在利润率上都高于6~9米中、轻型客车底盘,因此客车底盘自制主要集中在10米及以上底盘。从目前几大客车厂家发展趋势看,宇通、金龙等第一军团客车厂家自制率会进一步加大。但是,底盘厂家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车厂家的需求,客车厂家将没有自己生产底盘的必要,同时也不会将其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底盘生产上。
2005年客车底盘市场的格局与2004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竞争将会更加激烈。6~8米系列底盘的竞争会更高涨,主要集中于江淮、跃进、东风股份、东风客底之间;在9~12米系列底盘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一汽、杭汽和有自制底盘能力的厂家之间,东风客底和江淮也将在9~12米区间谋求更大的发展。
由于底盘销售受公告的影响,各厂家2005年推出的新产品在下半年才会形成批量,因此目前底盘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于现有产品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