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从直销向经销过渡一汽客车营销的新视角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刘瑞峰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22日
分享按钮

   带有“一汽解放”和“远征”、“华西”品牌标志的客车也许不久将进入遍布全国的60多家一汽客车品牌代理商销售点。一汽客车公司副总经理姜立堂日前表示,客车销售代理专营与金融网络、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组成共同的利益体系,是营销的最好结果。底盘、整车、代理商三方合作 受命到一汽客车公司主抓销售工作的副总姜立堂,与众多历经考验的一汽客车底盘采购厂家、代理商会谈时,最多的话是:一起干、共同赢。

  2005年7月出台的《客车整车企业准入条件及考核要求(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不是放松而是加强管理,资质、资产、研发、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等诸多的要求比以往更具体、更严格。《草案》出台两三个月后,原来打算自制底盘的客车生产厂家在技术、研发、工艺、采购、设备、资金投入、销量平衡点、技术人才储备欠缺等多得数不清的问题困扰下,开始认真考量底盘生产,以经济为核心利益的企业发现:成本是瓶颈,自制底盘反而加大了底盘成本。那么采购资金、技术都很成熟的底盘专业企业产品成了客车生产企业的最佳出路。原来想上底盘项目的整车企业再次转回头,寻求与专业底盘生产厂合作。

  一汽客车作为国内大型客车底盘销量最大的客车底盘专业生产厂,背后有一汽集团和一汽集团的制造、技术、采购、工艺、设计、品牌、管理和销售、服务网络的支持,造就了一汽客车在底盘制造工艺、底盘技术开发、底盘总成采购等方面令其他客车厂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一汽客车以客车底盘的技术开发优势、专业生产优势、成本优势、服务网络的优势、备品供应的优势形成客车底盘专业平台,为全国客车整车厂家搭建底盘平台,共同面对终端客户群体。

  底盘企业和车身企业的再次合作把双方之间的关系向前推进了,不再是作为销售企业和采购企业单纯的商品和货币的交换。一汽客车公司将以底盘技术研发为中心平台,给予核心的客车企业技术研发共享,为市场量身定做客车底盘,组建几个平台供应核心企业,在价格、金融、服务、咨询、整车设计等方面支持。整车厂家的技术、资金等问题在这样的体系下会有所缓解,整车的终端用户在这样的体系下得到金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保证,与银行间信贷也在企业、银行、经销商的联合协议框架下完成。

  客车用户未来面临的是:购买了某一品牌客车只是与这个品牌制造厂家、品牌代理商的合作刚刚开始,品牌代理商的模式也不仅仅是销售,还要满足金融、备品、保养、维修、配件、信息等其他售后服务内容。在这个框架下,金融机构、品牌代理商、生产厂家、客车用户将是联合的利益体。帮助代理商融资 目前在全国工商部门注册的汽车经销商约有3万家,其中厂家授权的特许经销网点只有2000多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12月1日实施。北京目前拥有汽车经营资格的经销商逾2000家,其中取得品牌特约经销权的汽车经销商只有200余家。如果《办法》得到严格实施,那意味着9成的经销商的生死面临严峻考验。

  《办法》实施后,将有可能重新整合汽车销售格局,结果将是淘汰一些以前实力较弱,靠价格优势生存的经销商,而留下那些资金雄厚、服务体系齐全的以4S店为代表的品牌经销商。

  原来客车销售大多实行直销的方式,由厂家的销售人员走访终端用户,拿来订单,厂家与用户直接形成销售。遇到用户资金短缺,有营运线路无购买资金时,厂家与用户的协议就是“赊销”,几年还清车款,造成厂家资金捉襟见肘,有些欠款形成呆账、死账。当客车出现维修、保养、质量问题时,厂家派维修人员现场维修,增加了大量成本。如果实行品牌代理制,厂家惟一考虑的就是怎么才能让经销商做大做强。

  一汽客车抓住金融信贷和品牌代理商两个重点,对客车营销模式向深一步实践。对忠诚的品牌代理商给予金融支持和商务政策支持。一汽客车不只是给予代理商经营品牌的权利,还由厂家与银行签订协议,对不够资产规模的代理商给予融资、信贷的支持。鼓励签约品牌代理商做大做强,给予其服务、维修、备品、配件等商务政策优惠和市场推广等支持。用户除驾驶、营运外一切事物全部由销售商和企业支撑。

  为代理商找到融资渠道,鼓励代理商参与到有金融支持的循环中。新构想下对代理商惟一的要求就是做大做强。作为联合体,8月份陕西一家品牌代理商在一汽客车公司帮助、协调下拿到了第一笔600万元的融资款,实现了销售。既解决了终端用户急需的资金的问题,又帮助了代理商解决了有单无周转资金的尴尬,也为金融机构的资金找到了出路。这样的思路无疑是对整个销售循环的每个环节都会带来益处的。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