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汽车产业确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伴随厦门汽车工业城的开工建设,厦门做大汽车产业的雄心也在升级。“2010年,金龙汽车的整车产销量要达到6.6万辆,占国内客车市场份额的18.5%以上,其中大型客车35%,中型客车市场28%。”在一份厦门国投近日制定完成的厦门汽车产业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中,作了这样的描绘。
这样的描绘并非无的放矢,据了解,厦门汽车工业现已形成较全面的大、中、轻型客车产品系列,在全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2004年,大金龙整车产量1.6万辆,销售46亿元,其中苏州基地9000辆,销售24亿元,小金龙整车产量1.3万辆,销售30亿元。目前,我国客车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而根据客车行业今年中报统计,金龙品牌的大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1%(国内第一),中客车占24%,因此,“金龙客车”在全球客车行业已经拥有5%-7%的市场份额,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就厦门汽车工业城的发展构想而言,将建设年产1.3万辆大中型客车和年产6万辆轻客的生产基地。同时,利用厦工资源,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和先进技术,发展重型高档拖头车或卡车。此外还将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产品和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客车研发中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金龙联合作为厦门汽车工业城的龙头企业,一期项目已于2004年12月正式动工,计划2006年初建成投产。
轻客车身项目作为独立项目,规划年产10万台套轻客车身,年产值约1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5万台套的建设工程已于今年“9·8”奠基,争取2006年底建成投产。轻客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规划建设年产6万辆、年产值约70亿元的轻客生产基地,也分两期实施,一期年产3万辆轻客的生产线争取于2007年建成,2008年达到6万辆。
据悉,目前已明确在汽车工业城投建轻客车身、车架、座椅、空调、轮毂和活塞环与凸轮轴等项目,并拟重点引进发动机与车桥等关键零部件总成项目。
但是,由于底盘生产资质问题,轻客项目的产品开发问题以及客车的研发能力不足,已对厦门客车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障碍,与企业具有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地位不相适应,有关方面正在积极争取解决。